
《江雪》教案
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,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,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、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。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江雪》教案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《江雪》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1、初步学会朗诵古诗,理解古诗的意境。
2、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,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活动动备:
三角形、圆形、长条形各一个,一幅古诗的画面,古诗字卡。
活动过程:
1、猜拼图
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:“小朋友这是什么?”
出示一个圆形提问:这是什么呢?
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?(用三角形、圆形、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)
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《江雪》你们想听吗?
2、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《江雪》
3、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,我们一起来看。
(1)你看见了什么?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?冬天会怎么样?山上都是雪,小鸟怎样了?(千山鸟飞绝)
(2)路上也没有行人,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?(万径人踪灭)
(3)江面上有什么?船上有谁呢?他穿着什么?带着什么呢?(孤舟蓑笠翁)
(4)他在干什么?(独钓寒江雪)
4、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(出示古诗的大纸)
(1)小朋友,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?
(2)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—3遍。(不同的方法朗诵)
(3)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:这是几拍子的节奏?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。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。
(4)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。
5、幼儿操作:桌子上的小篮子里也有这首古诗的字宝宝,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诗的顺序排一排,排好了去给后面的老师检查,你排的对不对,然后朗诵给老师听,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。
《江雪》教案 篇2活动目标:
1、欣赏并理解古诗,知道是五言绝句。
2、通过解释故事的大意,理解故事中“绝”“万径”“踪灭”“簔笠”。
3、帮助幼儿感受古诗的,冰天雪地一片寂静的意境。
4、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,感悟生活。
5、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、讲讲、动动。
活动准备:
1、古诗背景图
2、古诗录音带一盒
活动过程:
一、出示背景图
1、图上有谁?在干什么?是什么季节?
二、完整欣赏古诗
1、听完古诗,你有哪些地方不懂得?
2、教师通过幼儿的提问,给以解释。
3、最后教师完整的解释整首古诗的大意。
三、再次欣赏古诗
教师带领幼儿理解古诗中的一些,字句的意思。
并让幼儿说说这首古诗的的语言特点,教师介绍这首诗是五言绝句。
四、师幼共同欣赏并朗诵古诗,体会诗人的心情
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。
附古诗:
千山鸟飞绝
万径人综灭
故舟蓑栗翁
独钓寒江雪
活动反思:
《江雪》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古诗。所以在导入时我先出示了两幅色彩鲜明、景物突出的画,然后让幼儿说说看了这两幅图能想到哪两首诗,从而引出“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”这句话,为学习《江雪》时引导幼儿列举意象、想象画面作铺垫。之后指名读诗,要求读准字音、读通诗句。
《江雪》教案 篇3准备:
1、课前交流学案一、三、五。板书:整首诗和作者、写出各组组别。
2、读给或说给帮对听时,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帮他纠正、补充。
3、整堂课不用举手,如果小组交流或帮对交流,完了坐好。
4、指名回答对了加1分;一生说完或读完后,大家主动站起来,不好:纠正、提建议;不完整:补充;不一样:说不同的意见;好:评价、挑战,1次各加1分。自己记录。
5、指导说想象到画面:根据诗的意思加上自己想象到的来说最后说感觉。
一、导入新课(3分钟)
1、导入:同学们,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古诗——江雪。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,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,看预习得怎么样?
2、说说题目的意思:(1组2号)(江上的雪景)
3、简介柳宗元: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作者柳宗元,一个同学说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补充。(2组2号)
二、正确朗读古诗:(3分钟)
1、同学们能不能正确朗读这首古诗呢?先读给你的帮对儿听一听。
2、集体展示:3组、4组6号读。组织大家随即评价、提建议,指导读正确(读音正确、节奏正确),齐读。(注意评价小组)
三、理解词义:(2+3分钟)
1、帮对儿交流词语的意思(一人说前6个,一人说后6个);如果都不理解可以在小组内交流;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。
2、集体交流:
(1)你理解了哪些词语,说说这些词的意思。(5组5号)组织学生随机纠正、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,老师引导(看文中插图)。
(2)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?学生解决,解决不了的老师指导解决。
四、理解诗意:(2+3分钟)
1、帮对儿互相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(一人说前两句,一人说后两句);如果都不理解或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小组内交流;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会提出来。
2、集体交流:
(1)各组有哪些句子不理解?师生做好标记。
(2)说说每句话的意思。(6组4号)组织学生随机纠正、补充或发表你不同的意见,老师引导(a、把词义连起来说连贯理解;b、看文中插图理解;c、想象画面理解)。
五、想象画面读:(6分钟)
1、想象画面:古人说“诗中有画”,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,边读边想象,看能不能结合诗句的意思,将《江雪》想象成一幅画。
2、把你想象到的说一说,最后说一说你觉着这里怎么样?自己说完后,再说给你的帮对听一听。
3、集体交流。(7组、8组)这里很寂静、冷清和凄凉。
六、体会感情读:(2分钟)
1、同学们,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不明白的问题吗?这位老翁为什么独自一人,冒着严寒在大雪纷飞的江心钓鱼呢?大家再读一下这首诗,联系上下文想一想。想好后跟你的帮对交流一下。
2、集体交流:(9组、10组)(孤独)
3、老师引导体会情感: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,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和压抑,但又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,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,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 ……此处隐藏9593个字……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,它是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。把学生引入意境,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,由此我采用了让学生想一想、说一说、画一画、听一听的方法,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,激发学生的情感,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,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再现于学生的心目中。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得有趣,有味,更受到了古文化的熏陶。
3、加强课内外的结合,从课内延伸到课外。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,使学生由此及彼,不局限于一节课,一本书,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。这样做,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,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,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教学过程
一、谈雪激趣入课题
同学们,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?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?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。(出示雪景图)
二、初读感知,想像画面
1.听老师配乐朗读,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。
2.轻声自由朗读,读准字音,想像画面。
3.指生朗读。
4.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,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?
三、进入情景,自主学习
1.对于这首诗,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,可以试着说一说;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;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。
2.学生交流。
说
(1)播放音乐,指生描述:冬天到了,北风呼呼地吹着,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,一连几天也不停,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。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,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。但在冰天雪地里,一个身披蓑衣,头戴斗笠的老翁,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,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。
(2)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?(强调用自己的语言,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。)
(3)你有什么补充的?
画
(1)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。
(2)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。
(3)引导讨论: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,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?
读
(1)抽生读。
(2)集体评议。(师指导读好停顿、节奏、韵脚。)
(3)练读。
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,边想边读。
看同学的简笔画,边看边读。
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,边听边读。
(4)抽生背诵。
四、课外延伸
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,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。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,下节课,你们来做老师,给大家介绍。
《江雪》教案 篇13教学目标:
1、初步学会朗诵古诗,理解古诗的意境。
2、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,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学会朗诵古诗。
教学难点:
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的意境。
教学准备:
三角形、圆形、长条形各一个,课件。
教学方法:
愉快教学法
教学过程:
一、开始部分
组织教学
二、基本部分
1、猜拼图
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:“小朋友这是什么?”
出示一个圆形提问:这是什么呢?
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?(用三角形、圆形、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)
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《江雪》你们想听吗?
2、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《江雪》
3、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,我们一起来看。(出示多媒体)
(1)你看见了什么?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?冬天会怎么样?山上都是雪,小鸟怎样了?(千山鸟飞绝)
(2)路上也没有行人,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?(万径人踪灭)
(3)江面上有什么?船上有谁呢?他穿着什么?带着什么呢?(孤舟蓑笠翁)
(4)他在干什么?(独钓寒江雪)
4、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(多媒体出示古诗)
(1)小朋友,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?
(2)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—3遍。(不同的方法朗诵)
(3)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:这是几拍子的节奏?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。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。
(4)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。
三、结束部分
1、幼儿操作:画出这首古诗中你认识的字宝宝,画出来给后面的老师读一读,你读的对不对,然后朗诵给老师听,你会得到一颗五角星。
2、总结
师: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?
3、作业
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、妈妈听。
板书设计:
江雪
千山鸟飞绝, 万径人踪灭。
孤舟蓑笠翁, 独钓寒江雪。
《江雪》教案 篇14教学目标:
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,学会对比鉴赏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。
教学设想:对比教学。
课时安排:一课时
教学过程:
一.导入新课
二.出示四首唐代闺怨诗和宫怨诗,总结其特点
1.蒋维翰《春女怨》
白玉堂前一树梅,今朝忽见数花开;儿家门户重重闭,春色如何进得来?
2.王昌龄《西宫春怨》
西宫夜静百花香,欲卷珠帘春恨长;斜抱云和深见月,朦胧树色隐昭阳。
3.白居易《春词》
低花树映小红楼,春入眉心两点愁;斜倚阑干背鹦鹉,思量何事不回头。
4.刘方平《春怨》
纱窗日落渐黄昏,金屋无人见泪痕;寂寞空庭春欲晚,梨花满地不开门。
闺怨诗、宫怨诗的特点:含蓄,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心中的怨意,其意象常有花鸟虫鱼、庭院、夜色、月色、高楼、树草等冷景。
三.对比学习《错误》
1.提问:有人说,此诗当属于欧洲现代派诗歌,有人认为此诗继承的还是中国诗歌的传统,你怎么评价?
提示,我们可从主体和意象及其写作技法分析。
2.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,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,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,你是怎么理解的?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。
提示:答案不求统一,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,朗读的重音处理不同,通过朗读来理解。
3.诗歌的标题很有新意,它妙在何处?
明确:它概括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。
4.总结诗歌技法:结构上双线结构----纵线:自大景到小景,层次分明《江雪》;横线:倒叙结构。语言上----文字纯净清新,语言优美,意境深邃:王翰--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四.作业
背诵全诗。